发布时间:2016-10-24
阅读次数:145
认证,分为体系、资质和产品认证三类,认证针对各行业企业种类繁多,这些认证对于企业国内销售,出口国外,举足轻重,现在小优就来介绍一下吧!
认证除了其本身是合格评定的主要形式外,近年来,它也越来越广泛地成为实施各类技术法规的外衣,典型代表就是欧盟的CE认证,它囊括了欧盟所有相关的技术法规,而较新的美国《2008年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也是通过第三方认证,来执行其中的各项具体要求。
小优在前面提到过的认证类别,出口企业自然也不例外,他们面临的认证主要为企业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OHSAS18001职业安全认证,以及近年来越来越热的社会责任认证SA8000、WRAP或BSCI等都是很普遍的体系认证。此外,有些行业还需面临一些特殊的认证,如玩具企业通常被要求通过国际玩具协会的ICTI认证、食品行业要求进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HACCP)等。相比之下,产品认证的种类自然要多很多,不同产品、不同的出口市场,都对应着不同的认证要求,如针对机电产品,有国际电工委的CB认证、美国UL认证、欧盟的ROHS认证、德国VDE认证、日本的PSE认证等,对木制品有FSC国际认证、美国CARB认证等。
尽管相当一部分认证属于自愿性质,但对于出口企业一方,只要是进口方要求的,那便是“强制性”认证。而且,德国GS等类似认证,虽名为自愿,但相关产品如果通不过,几乎就进不了德国市场。
事实上,近年来,企业还屡经一些大型买方自行设置的认证,沃尔玛、迪斯尼的验厂等类似措施,以及对应其自设标准或其他私营标准的产品认证,都属于这一类。
国外对于认证的严格要求,让我国出口企业不得不做。国内消费者也逐步意识到认证的重要性,认证将成为企业必经的一关。
近日,国际认可论坛(IAF)与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在泰国曼谷共同召开联合成员大会。在此次会议中,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完成了一项重要举措 —— 正式加入由 IAF 与 ILAC 整合组建的全球认可合作组
近日,认证监管领域公布一起典型处罚案例,某认证机构因在审核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被处以5万元罚款,原因是该机构在认证审核过程中未对申请组织工作记录真实性进行审查,减少认证程序,且未对认证过程作出完整记录
经查,证优客(北京)认证服务有限公司名称包含“证优客”字样,与我司公司名称(浙江证优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存在相似之处,但并非我司下属单位或分支机构,与我司在股权结构上不存在任何关联关系,在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