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1-22
阅读次数:219
TS16949体系是汽车制造业的主要质量体系之一,很多企业即使实行了TS16949体系,但是在对它的认识上还存在诸多误区,不信,小优写给您看。
误区一:
很多企业觉得质量管理就是为了争取客户,等争取到了客户,TS16949体系就缺少价值。其实,体系是纠正和预防问题的产生,是伴随企业发展的过程,虽然并无直接增值,但是通过对过程的管控,渐渐产生了经济效益。
误区二:
很多企业负责人经过四五天的培训就认为自己是内审员,其实并没有理解体系标准条款的涵义。想要成为真正的内审员,应理论结合实际加以实施,不断学习研究、以及和体系相关的人一起研讨现存问题,纠正和预防,才能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内审员。
误区三:
[总认为自己的专业技术以及管理日常手头的工作比贯彻TS16949体系的工作重要。要知道,体系是教我们做正确的事,然后我们才能正确的做事,体系为我们指明方向,专业技术与日常管理工作是做事情的方法和技巧。方向错了,做的再正确也还是错误的。
误区四:
有些企业员工认为体系有专职的人在负责,不管自己的事,自己什么事情都不用做,而专制负责质量的人员为了省事,什么事情都自己扛着,什么事情都自己代劳。结果关键人员一走,全体系都脱钩。体系的管理原则要求全员参与,不是一个人做的工作,需要上到最高管理者下到员工,都要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去做。各部门的沟通协调,把体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凝成一股绳,劲朝一方使,才能做好体系这件事。
误区五:
有些企业认为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管理体系证书都已经拿到手,自己已经很不错了,已经不需要做什么了。体系是系统化管理,需要持续改进,不断完善。我们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不也在不断修正,所以光凭一张证书是证明不了什么的,只能证明已经建立了体系,需要在实践中才能不断调整,在调整中提升。
误区六:
总以为宽度代表深度。培训很多内审员,就可以贯彻体系了,其实人数不在多,而在于精。
误区七:
总认为技术和能力很重要,技术和能力固然重要,但质量意识、态度更重要。能力和技术可以通过学习和培训来提升,但是如果质量意识、态度有问题,就很难转变,就是能转变也需要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总认为咨询和请教是件没身份的人做的事情,特别是企业领导,谈到问题都说知道纠正办法,已经了解自己部门、岗位的纰漏和人员的疏忽,直到纠正四五次都达不到理想要求,而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找到漏洞与疏忽在哪里,只是一直的掩饰自己的无知。
上述误区不仅局限于TS16949体系,其他类型的质量体系一样存在这样的误区。因此,上至企业领导,下到普通员工都应该审视这些误区是不是已经出现在企业内部,影响了工作的质量,如果是这样,则需要改进了。
近日,国际认可论坛(IAF)与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在泰国曼谷共同召开联合成员大会。在此次会议中,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完成了一项重要举措 —— 正式加入由 IAF 与 ILAC 整合组建的全球认可合作组
近日,认证监管领域公布一起典型处罚案例,某认证机构因在审核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被处以5万元罚款,原因是该机构在认证审核过程中未对申请组织工作记录真实性进行审查,减少认证程序,且未对认证过程作出完整记录
经查,证优客(北京)认证服务有限公司名称包含“证优客”字样,与我司公司名称(浙江证优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存在相似之处,但并非我司下属单位或分支机构,与我司在股权结构上不存在任何关联关系,在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