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2-13
阅读次数:123
质检总局2015年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出口企业影响调查结果显示,40.0%的企业受到影响,全年直接经济损失933.8亿美元。
日前,小优看先获悉,2016年质检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2015年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出口企业影响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有40.0%的出口企业不同程度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全年出口贸易直接经济损失933.8亿美元,比2014年增加178.6亿美元,占同期出口额的4.1%。企业新增成本247.5亿美元,比2014年上升25.3亿美元,占同期出口额的1.1%。
对我国企业出口影响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前五位的是欧盟、美国、拉美、东盟、非洲,分别占直接经济损失的30.0%、23.3%、8.1%、7.2%和7.1%。
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较大的产品类别在前五位的是机电仪器、化矿金属、纺织鞋帽、木材纸张非金属及农食产品,分别占直接经济损失的43.6%、20.2%、15.6%、6.0%和5.3%。
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较大的省份在前五位的是浙江、山东、江苏、广东、上海,分别占直接经济损失的18.3%、14.3%、12.8%、11.8%和5.9%。
主要贸易伙伴影响我国工业品出口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类型集中在认证要求、技术标准要求、标签和标志要求、工业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要求及环保要求五个方面;影响农产品出口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类型集中在食品中农兽药残留限量要求、微生物指标要求、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限量要求、食品标签要求、以及加工厂和仓库注册要求五个方面。
技术性贸易措施被认为是继汇率之后企业在出口中遇到的主要障碍,继续受到企业的高度关注。出口企业在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问题上普遍表现得更为积极、主动,“加强管理、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成为企业在遇到国外技术措施或技术要求限制时的首选做法。
近日,国际认可论坛(IAF)与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在泰国曼谷共同召开联合成员大会。在此次会议中,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完成了一项重要举措 —— 正式加入由 IAF 与 ILAC 整合组建的全球认可合作组
近日,认证监管领域公布一起典型处罚案例,某认证机构因在审核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被处以5万元罚款,原因是该机构在认证审核过程中未对申请组织工作记录真实性进行审查,减少认证程序,且未对认证过程作出完整记录
经查,证优客(北京)认证服务有限公司名称包含“证优客”字样,与我司公司名称(浙江证优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存在相似之处,但并非我司下属单位或分支机构,与我司在股权结构上不存在任何关联关系,在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