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7-31
阅读次数:0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7月2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在介绍健康中国行动之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中提到:到2022年和2030年,65至74岁老年人失能的发生率要有所下降,并加快推开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国家卫生健康委透露,他们即将开展老年友善医院的创建活动,正在研究制定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的标准评估细则。
截至去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2.49亿,占总人口的17.9%;65岁及以上人口约1.67亿,占总人口的11.9%。目前,我国老年人整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数据显示,有超过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达75%;2018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岁,但我国健康预期寿命仅为68.7岁,也就是说,我国居民大约有8年多的时间是带病生存。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透露,他们正在研究制定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的标准评估细则,并对失能老年人进行评估。“即将开展老年友善医院的创建活动,我们正在研究制定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的标准评估细则,争取通过这个创建活动带动更多的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便利的就医服务。开展失能的老年人的评估和综合的服务工作,这也是一项试点,我们大致在全国十几个省份开展这项试点工作。对失能的老年人进行评估,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服务。”王海东表示。
随着老龄化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有超过1.8亿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占据国内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三,而慢性病是引起老年人失能的主要原因之一。北京老年医院、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学研究所所长陈峥说,目前,我国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国家卫健委也正在研究制定相应的失能的指标和标准。国家卫健委近期也在部署关于失能预防、失能照护的相关举措,相信不久将会启动。” 陈峥表示。
健康中国行动之老年健康促进行动明确,到2022年和2030年,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比例分别不低于50%和90%。到2022年,所有养老机构都能够以不同的形式为入驻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并且在到2030年期间持续改善。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说:“实施老年人心理健康预防和干预计划,为贫困、空巢、失能、失智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和高龄独居老年人提供日常关怀和心理支持服务。加快推开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现在全国有15个城市搞试点,下一步希望尽快推开试点,全面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根据国家认监委官网的最新数据,自2024年以来,认监委已发布公告统计显示,共有46家认证机构因各种违规行为被撤销相关资质。通过深入分析具体公告内容,我们可以梳理出关键风险点,并以此为鉴,提醒整个行业重视合规管
从全国认证认可信息服务平台可见,截至2024年12月,全国共颁发有效认证证书406万张,获证企业108万家。相比年初,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数量增长最为显著,同比增长43.19%。详情如下:一、整体概况截至2024年12月,我国有效认
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认证机构“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共随机抽取300家认证机构,其中40家由市场监管总局进行检查,其他260家由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检查。现将市场监管总局检查的40家认证机构有关情况通告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