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3-24
阅读次数:0
2018年两会信息量很大,重磅政策纷至沓来,新一轮改革开放正史诗般展开。不难发现,所有这些政策,均围绕一个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两会政策信号:一切为了高质量发展两会政策信号:一切为了高质量发展。
1、淡化经济增速目标,强调高质量发展
2018年GDP目标定为“6.5%左右”,去掉了“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淡化经济增速,强化高质量发展、就业和民生。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稳中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各类风险有序有效防控。”
2、新时代中国经济政策的顶层设计日渐清晰:一一五三
“一个总要求”,就是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一条主线”,就是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五大任务”,就是“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三大攻坚战”,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扶贫、污染防治。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转向去杠杆、补短板和降成本
目标增加了“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各类风险有序有效防控”。
去产能力度不减,去杠杆的重点在企业尤其是国企,降成本体现在减税。继续破除无效供给。坚持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严格执行环保、质量、安全等法规标准,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今年再压减钢铁产能3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左右,淘汰关停不达标的3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加大“僵尸企业”破产清算和重整力度。
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提出,去杠杆最重要是企业杠杆要有所下降,居民杠杆最主要是不要再增加。在企业杠杆中,国企杠杆率较高,虽然2016年5月以来工业国企资产负债率整体向下,但截至2017年底仍高于私营企业8.8个百分点。
降成本方面,今年预计减少个税和企业所得税约8000亿,减少非税负担3000亿,继续推进“放管服”,降低制度性成本。
补短板方面,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重点发展: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发展智能产业,拓展智能生活。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实施重大短板装备专项工程,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
根据国家认监委官网的最新数据,自2024年以来,认监委已发布公告统计显示,共有46家认证机构因各种违规行为被撤销相关资质。通过深入分析具体公告内容,我们可以梳理出关键风险点,并以此为鉴,提醒整个行业重视合规管
从全国认证认可信息服务平台可见,截至2024年12月,全国共颁发有效认证证书406万张,获证企业108万家。相比年初,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数量增长最为显著,同比增长43.19%。详情如下:一、整体概况截至2024年12月,我国有效认
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认证机构“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共随机抽取300家认证机构,其中40家由市场监管总局进行检查,其他260家由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检查。现将市场监管总局检查的40家认证机构有关情况通告如